驱动轮齿形的设计
驱动轮在履带底盘上可安装在后部或前部,一般履带底盘均为后置可减少驱动段长度,减少功率损失。但随着车速增高,由于履带振带振跳而损失能量增加,驱动轮后置的功率损失反而大。因此一般认为,车速小于15~20km/h,驱动轮配件,驱动轮后置有利。履带式装载机采用驱动轮后置的方法。
按齿面形状驱动轮齿形可分为凸形,直线形和凹形齿形三种目前履带工程机械多采用后两种。故采用凹形齿形为上佳选择。驱动轮用来驱动履带,鸡东县驱动轮,它一般都采用中碳钢铸成,静热处理后齿面不经机械加工。还有一种驱动轮由轮毂和齿圈组成,两者用螺栓连接,这样的设计既不浪费材料,而且加工方便。对驱动轮齿型的要求:
⑴ 使履带节销顺利地进入和退出啮合,减少接触面的冲击力。
⑵ 齿面接触应力,以减少摩擦。
⑶ 当履带节距因磨损而增大时,履带节销与驱动轮齿仍能够工作,不至于脱链。
国内煤矿机械行走机构几乎都采用整体式履带板,履带板整体制造,制造拆装简单,成本低,低速行走功率损耗小。驱动轮与履带啮合属于非共轭啮合传动,轿车的驱动轮,在传动过程中,节距的积累偏差主要反应在啮合齿上,啮合的齿数越多,这个偏差的影响越大,在这钟情况下,整体式履带的驱动轮都采用特殊啮合方式设计,驱动轮设计,即履带节距比驱动轮节距小1%~5%,这时,只有前面一个轮齿和即将脱出啮合的一个节销在啮合,其他节销都和各齿不接触。特殊啮合的优点是,节销退出啮合时不发生冲击,以及当履带因磨损而节距增大时,就变成正常啮合。
驱动轮轮齿结构设计:行走机构的整体高度决定驱动轮分度圆的大小,分度圆大小又与驱动轮齿数以及节距有关。驱动轮与履带板节距可以按照MT/T 579-1996《悬臂式掘进机履带板及其销轴》选取,也可以根据行走机构实际情况在此标准基础上进行调整。
湖北中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承袭湖北咸宁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几十年技术积累,拥有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依靠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产品与国内外知名成功企业对接,是从事履带式工程机械底盘和液压件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专业型企业。产品销售覆盖国内,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姓名: | 黄敏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8986611320 |
业务 QQ: | 512582308 |
公司地址: |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经济开发区兴发路19号 |
电话: | 0715-8336063 |
传真: | 0715-8336063 |